bù zhèng

不正

繁体不正
拼音bù zhèng
简拼BZ
注音ㄅㄨˋ ㄓㄥˋ

查组词不组词正组词

查成语“不”的成语“正”的成语

基本解释

⒈ 不端正;不正派;不正当。

⒉ 无政,谓政治混乱。

⒊ 犹不准确。

⒋ 不纯正。

引证

⒈不端正;不正派;不正当。

《论语·子路》:“身不正,虽令不从。”汉刘向《列女传·赵悼倡后》:“倡后淫佚不正,通於春平君。”唐韩愈《潮州谢孔大夫状》:“积之於室,非廉者所为;受之於官,名且不正。”《云笈七籤》卷三二:“目不欲视不正之色,耳不欲听丑秽之言。”茅盾《子夜》十四:“我听说这件事是屠维岳理亏,是他自己先做得不正。”

⒉无政,谓政治混乱。

《逸周书·武称》:“岠嶮伐夷,併小夺乱,﹝辟﹞强攻弱而袭不正,武之经也。”朱右曾校释:“不正,犹言无政。”

⒊犹不准确。

唐李白《青山独酌》诗:“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⒋不纯正。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九·甜酒灰酒》:“予以二酒相和味且不正,兼之石灰苦烈,何好之有?”

⒌谓不征税。正,通“征”。征,赋税。

《管子·戒》:“关几而不正,市正而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