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 zǐ

分子

繁体分子
拼音fèn zǐ
简拼FZ
注音ㄈㄣˋ ㄗˇ
词性名词

查组词分组词子组词

查成语“分”的成语“子”的成语

基本解释

⒈ 物质的单元,能够保持与原物质化学一致性的元素的最小粒子或原子的化学结合的最小粒子(如化合物)

molecule;

⒉ 分式中在横线之上的那部分。

numerator;

分子[ fèn zǐ ]

⒈ 构成某一整体的各个体;归属某社会群体的人。

劳改分子。积极分子。

member; element;

引证

⒈支庶之子孙。

《穀梁传·庄公三十年》:“北伐山戎,危之也。则非之乎?善之也。何善乎尔?燕,周之分子也。”范宁注:“分子,谓周之别子孙也。”

⒉成分。

孙中山《建国方略·物质建设》:“钢铁与士敏土为现代建筑之基,且为今兹物质文明之最重要分子。”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着省事的分子也不少。”沙汀《丁跛公》:“茶客的分子复杂,也有绅士,也有歪戴帽子的赌徒。”

⒊一个分数中,写在横线上面的数。如2/3,2是分子。

⒋物质中保持原物质的一切化学性质、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分子由原子组成。

⒌份子。共同送礼或筹办事情,每人分摊的钱财。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随州有后汉修义井记,悉列出钱人姓名,云五大夫某郡某钱若干,凡六七十人,下列分子,某郡钱若干。”《红楼梦》第六二回:“今日是平姑娘的好日子,外头预备的是上头的,这如今我们私下又凑了分子,单为平姑娘预备两桌请他。”沈从文《泸溪·浦市·箱子岩》:“乡下人需要酬谢土地,同时也需要公众娱乐,因此常常有头行人出面敛钱集分子。”

⒍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体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柳青《铜墙铁壁》第九章:“他舅舅沉三早被镇川县保安科抓去,和堡里旁的嫌疑分子一块往吴庄区转移去了。”徐铸成《报海旧闻·<国闻通讯社>和旧<大公报>》:“以后,他曾先后任北京、上海《中华新报》总编辑,被目为政学会的分子。”